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治教育 >> 内容

教书是一辈子的“习惯”—一位宜丰退休乡村女教师的坚守

时间:2018/9/10 16:00:21 点击:

  核心提示: 一年级教室,叽叽喳喳。看着这些“小麻雀”,64岁的万桂英瘦弱的身子,充满活力,脸上的皱纹,都漾满笑意。2009年就退休了,但学校又把她请上讲台。粉笔一捏,又是八载。 万桂英说:“几十年,我习惯了。...

 

一年级教室,叽叽喳喳。看着这些“小麻雀”,64岁的万桂英瘦弱的身子,充满活力,脸上的皱纹,都漾满笑意。2009年就退休了,但学校又把她请上讲台。粉笔一捏,又是八载。

万桂英说:“几十年,我习惯了。”淡淡一句,字字千钧。“习惯”背后,是她对农村教育深沉的爱。


退休后又教八年了

1972年,18岁的万桂英扎着麻花辫,从宜丰县城来到新庄镇万坊村小学,当民办老师。1998年,考取公办教师。

2010年暑假,万桂英退休一年后,万坊教学点老校长谌义生一脸愁容找到她。“学校缺老师,上面同意了,想返聘你来,怎样?”

“学校需要,就去咧。我习惯了,再说离家也近。”“就晓得你会同意咯。”谌校长脸上笑开了花。

万桂英又要“挂帅”,把一年级的家长乐坏了。

 

从1974年开始,她主动揽重活,当了35年一年级班主任,教了35年一年级,成为全镇有名的“一年级专业户”。所教成绩,总排全镇前三名,倍受尊敬。

“‘万桂英’三个字就是品牌,她返聘后,留住了更多生源。”万坊教学点校长李永红说,“有她把关一年级,学校放心,家长放心!”

2014年秋季开学,万坊急需代课老师。校领导发愁,万桂英却在心里盘算:不能耽误了学生。女婿在上海打拼,女儿也跟那儿带孩子,看她愿回来不。

“乐平啊,你回来吧,到万坊做代课老师。”万桂英对女儿说。

“您退休了不享清福,还要女儿也跟着吃苦呀。”女儿嗔怪她,不愿意。

“外孙女6岁了。你来代课,正好带她来读一年级,你也能教教村里的学生,有啥不好?”……

女儿终于被说服回来了。领着不到一千的月薪,教三、四年级英语、语文。


丈夫背了她一个月

看似柔弱、沉静的万桂英,实则有一颗坚忍、顽强的心。

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丈夫长期在外务工,万桂英忙完教学忙农活,经常傍晚下地。那年秋收,她趁着月光割稻打禾,挑谷下坡时,不慎摔倒,扭伤右脚踝。谷子撒了一地,脚也钻心地痛。瘫坐地上,她无助地流泪。还好,一个晚归的村民发现,将她背回了家。

丈夫被叫了回来。几天后,大家看见丈夫背着万桂英进了教室。她的脚上,打着厚重的石膏。放学了,丈夫掐着时间赶来,又背着她回家。

“伤得很厉害,我劝她多休息几天,不肯,放心不下学生。”丈夫万时义无奈。为了少上或不上厕所,万桂英尽量不喝水。老师们看不下去,也劝。她的倔脾气上来了,“莫说了,我能行的。”

这一背,就是30多天。一个多月后,万桂英自己拄着拐杖来学校了。

对于万桂英来说,这算不得什么。1990年的锥心之痛,也未能把她击垮。那年高考前两个月,儿子说头痛。她开始以为头痛脑热,小毛病,且教语文、数学双科,总抽不出时间。但不久儿子支撑不住,赶紧送医院,治疗后还是离开了亲人。她的天塌了。

 

都以为她会崩溃。但数天后,人们看见万桂英又来到学校,走进教室。“对她的打击太大了,那段日子身体很虚弱。”谌义生回忆,“有一次晕倒在操场,把我们吓坏了。”

“心里放不下学生,又控制不住自己。有几次上课,迷迷糊糊走进别的教室。后来感觉不行,就自己多次跑到医院,看精神科,吃药。这样,慢慢把自己调整过来。”万桂英叙说往事。

大家都说,她心里装着学校、装着学生,就是没装自己。2008年以前,她经常犯腰痛,想到县城医院检查,但总被事情耽搁。后来组织体检,查出双肾有错构瘤,并做了左肾切除手术。目前,右肾还有结石。


对学生她是真的疼

村民万时满3个小孩都在万桂英手里启蒙。“她喜欢孩子,交给她放心。”

一次,有个学生不小心被尖铅笔芯刺破头,鲜血直流。万桂英一把抱过孩子,捂住伤口,心里刀割一样,眼泪唰地出来了。“莫怕,老师带你上医院。”抱起孩子,坐上摩托车,赶到卫生所,她衣服早被血染红了。

赶来的家长见了,感激不已。

万桂英身上备着常用药。哪个肚子痛,她一把揽过,撩起上衣,抠点清凉油,揉揉肚子。哪个擦破点皮,她涂上碘伏,搽点紫药水。

 

她眼里没有差孩子。遇到接受知识能力弱的,一遍又一遍,从不厌烦、放弃。

既怕又爱,一生难忘——是学生共同的心声。学生万训状从部队转业,在外省工作。只要回老家,定要看望万桂英,并下跪行礼。

“她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把我们年轻老师,也当自己的孩子。”曾经的同事小伍毕业分配万坊,因家在外地,周末常住校。万桂英经常拉他到家吃饭。吃多了,不好意思去。她又把饭菜送到学校。同事小胡被鱼刺卡喉,她从家里端来一碗老醋……

李永红参加工作23年,一直与万桂英共事。“从万老师身上,我学会了怎样工作,怎样做人。”

“莫写我,别的老师都这样做的。”万桂英一再婉拒采访,不愿多说。

但,面对繁重的教学、家庭的变故、身体的伤痛,并非人人都能这样做。万桂英之所以做到,缘于一个字:爱!对农村教育事业深沉的爱。(胡光华)

作者:胡光华 来源:江西日报
相关文章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今日江西网(www.jrjx-people.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jrjxw8863@163.com 赣ICP备11001524号-1
  • Powered by laoy! V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