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 内容

弘扬赣剧文化,唱响名人效应

时间:2018/8/7 18:15:08 点击:

  核心提示: ——写在潘凤霞艺术馆成立之际 (作者|姜强):流金七月,从容不迫。7月27日,潘凤霞艺术馆在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必姆镇石笋村正式开馆。这对当地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益事,具有典型效应和纪念...

——写在潘凤霞艺术馆成立之际

(作者|姜强):流金七月,从容不迫。727日,潘凤霞艺术馆在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必姆镇石笋村正式开馆。这对当地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益事,具有典型效应和纪念意义,值得关注,也值得祝贺。遗憾的是,本人当时并未亲临开馆仪式第一现场,想不到,眨眼十天时间已经过去,但当时开馆那种浓重的氛围与热闹的场面,经过这些天以来朋友圈的传播和转发,我已深受感染。作为上饶籍其中一分子,我虽然长期工作在外,但对家乡的牵挂却从未间断,尤其对上饶各地重大事情格外热心。

很早就听说过潘凤霞的大名,也了解过不少有关她的故事,作为上饶人的骄傲,我为家乡有这么一位大师而自豪,也为她在中国戏剧届所取得的成就而欣喜。虽说与她都在南昌工作,但由于年龄上的相差悬殊,加之工作上又没有半点交集,我至今都没有与她见过一面,也没有跟她做过交流,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她的了解与膜拜。

潘凤霞,1933年生, 国家一级演员,赣剧第一名旦,“潘派”赣剧创始人,历任上饶赣剧团演员,江西省赣剧团团长,江西省赣剧院副院长,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江西省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第二届理事和第三、四届常务理事,中国剧协江西分会副主席等。

她出身赣剧世家,三代从艺,7岁时就在戏班里学念戏文,9岁登台演出,13岁成为戏班子里的当家花旦,后被选调进入江西省赣剧团,20岁时因主演新编赣剧《梁祝姻缘》中的祝英台而一举成名,连演几十场,场场爆满。一曲南词“耳听得更鼓来山外”更是家喻户晓,争相传唱。

上世纪50年代,赣剧承担了繁荣江西文艺的大任,她与赣剧一起走向辉煌。随着一出又一出新编赣剧的演出,赣剧受到了省内外无数观众的喜爱。为了赣剧,她不惜一切,曾将怀孕7个月的胎儿打掉;为了追求完美的舞台形象,还将12颗健康牙齿拔掉,全部换上假牙……

她主演的系列大型新编“潘派”赣剧“三记一行”,即《还魂记》、《西厢记》、《珍珠记》和《西域行》,剧中塑造的舞台形象个个栩栩如生,无一不取得了巨大成功。戏剧大师田汉把她和北京的新凤霞并誉为“南北双凤”。在东北三省演出时,她还获得了“江西梅兰芳”的称号。

1959年,刘少奇等中央领导观看了她主演的《还魂记》中《游园惊梦》后,说:“这出戏表演、唱腔都很美,很有点诗情画意。”毛主席观看后,不仅带头鼓掌,还亲手题写了“美秀娇甜”四字,对她的表演给予了高度评价。1961年,她受到过毛主席的亲自接见。

1963年冬,在北京开会期间,周总理和邓颖超大姐邀请她到家里做客。告别时,总理见她穿得单薄,叫邓大姐拿来一件大衣,亲自给她披上,关切地说:“你是南方人,北京天冷,你穿得太少,容易感冒。这件大衣,你就穿去御寒吧,演员不可以冻坏身体呀!”总理的关怀,至今让她温暖无比。

潘凤霞的戏路很宽,除演闺门旦、泼辣旦、小旦外,偶尔也串演老生、小生、彩旦。唱腔圆润甜脆,喷口有力,善于抒发人物内心感情。她还注意借鉴其他剧种,吸收于赣剧的表演艺术中。她演的代表剧目有《 拾玉镯》、《僧尼会》、《悟空借扇》、《南柯记》、《孟姜女》、《西厢记》、《白蛇传》、《江姐》、《方志敏》、《祥林嫂》等。

那时,为了传承发扬濒临失传的弋阳腔、青阳腔,她每年都会自费下乡去收集、挖掘这些资料,一次次登门拜访,不厌其烦地向老艺人商讨、求教,用真诚来打动这些老艺人,终将弋阳腔、青阳腔等音乐素材一字一句抢救了下来,并编成册,排成剧,融入到自己的各种演出剧目当中。其中所演弋阳腔《珍珠记》、《还魂记》还分别由天马、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在全国公开发行并热播。

凭借自己超凡的艺术实力,她使祖国的大江南北刮起了一股赣剧热,以至于东北三省也陆续组建了赣剧团,全国11个省的37个剧种的形成都受过弋阳腔的影响。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三国演义》的开始曲亦有赣剧旋律的元素。

潘凤霞的表演以扮相俊美、唱腔委婉、做工细腻、善于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著称。演出传统戏和新编历史故事戏、现代戏近百部,其中有不少成为赣剧的经典剧目。她多次随团进京演出,以精湛的艺术轰动剧坛,影响巨大。

多年来,她培养的学生许多已经成为赣剧的著名演员。20185月,她被评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赣剧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门独特的综合艺术。一出戏,不仅要有剧本、演员、布景、灯光、服装、道具,而且还有音乐穿插其间。它融文学、美术、表演、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于一炉,由语言、动作、场景、道具等组合成为表现手段,通过编剧、导演、演员的共同创造,把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强烈、生动地再现于舞台之上,使观众犹如亲眼目睹或亲身经历戏剧中发生的事件一样,从而获得具体生动的艺术感受。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玉山县是赣剧发源地之一,也是赣剧大师潘凤霞的故乡,当地政府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保护赣剧、振兴赣剧的责任。近年来,玉山县一方面在打造打造赣剧文化自然村的同时,又在致力于开展赣剧进校园的活动,通过编制校本教材、唱赣剧校歌、组建赣剧社团等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感受赣剧的魅力。他们把三字经、道德经、公民道德规范融入赣剧中,还邀请赣剧名家为校歌谱曲《赣韵校园唱响明天》,让一批批小学生们将赣剧传唱下去。

活跃的赣剧文化氛围让玉山吸引了全国赣剧爱好者的注意,也感动了现已86岁高龄的潘凤霞,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珍藏的赣剧道具全部捐出,当地政府则籍此佳机,顺势而为,及时创建“潘凤霞艺术馆”,以“潘凤霞”为品牌,宣传本土文化名人,建设赣剧文化传承阵地,挖掘和发扬中国戏曲文化、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精髓。

潘凤霞艺术馆的成立,这好比是家乡父老乡亲向这位赣剧表演大师献上的一份诚挚的贺礼。

“躬逢盛事,胜友高会”。开馆当天,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小蓉,上饶市副市长郑少薇,市政协副主席、市文广新局局长毛敏珍,玉山县委书记胡剑飞等领导亲自出席并为潘凤霞艺术馆开馆揭牌。

潘凤霞老人携家人、亲朋好友同老艺术家胡瑞华、姜朝皋、万安安、邹莉莉、程烈清、邓学东、洪琳、魏小妹、黄玉英等一起参加开馆仪式。

“我为玉山点100个赞,也愿意参与到玉山弘扬赣剧艺术的事业中来。”艺术家邓学东激情满怀。

玉山县委书记胡剑飞在致辞中表示,赣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玉山在赣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玉山县将潘凤霞老艺术家出生地必姆镇石笋村打造成秀美乡村旅游景点——“中国赣剧第一村”,以更好地弘扬赣剧文化,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共同营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生态环境,必将成为玉山又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省文化厅副厅长黄小蓉座谈时强调,赣剧是江西本土剧种,曾经有过辉煌历史,也涌现了潘凤霞等众多享誉全国的表演艺术家。如今赣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更多的人去关心支持赣剧发展,更多的新生力量去传承弘扬赣剧文化。希望大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再造江西赣剧文化的新时代辉 煌。

作者:记者姜强 来源:原创
相关文章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今日江西网(www.jrjx-people.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jrjxw8863@163.com 赣ICP备11001524号-1
  • Powered by laoy! V4.0.6